鄂州这片热土
镌刻着太多红色烙印
这个假期
不妨安排一场红色之旅
踏寻先辈足迹
重温峥嵘岁月
寻伟人足迹 忆峥嵘岁月
鄂州,这片浸润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不仅见证了毛泽东等历史伟人的光辉足迹,还孕育了辛亥革命三烈士之首的彭楚藩、传播共产主义“火种”到湖北的第一人刘伯垂等众多英雄儿女。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矗立起一座座铭记历史、永垂青史的光辉丰碑。
毛主席视察临江纪念馆入选第一批“湖北省革命文物名录”,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授予毛主席视察临江纪念馆“老区精神教育基地”称号。这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红色教育场馆。
展开剩余86%1958年9月15日,毛主席从武昌前往黄石视察的途中,当车队沿武黄公路行进到当时的鄂城县(现为鄂州市)的临江公社黄柏山大队时,毛主席为路边生长旺盛、硕果累累的棉花田所吸引,让车子停下。他健步走向棉田,仔细察看了棉花的生长情况,还置身棉花林中,用身体比了比棉株的高度,还向当地农民和队干部详细询问了生产和生活情况。这短短的20分钟,却鼓舞了临江人民几十年,1977年毛主席视察临江纪念馆就在这里建立。经过重新修缮,馆外绿树成荫,馆内藏品丰富,展示了文物、非遗产品、历史文献和电子图文等一系列红色文化。
在华容镇凉亭村内,一座雪白的礼堂式建筑十分亮眼,这里就是辛亥首义第一烈士彭楚藩烈士馆。1884年彭楚藩出生于华容凉亭村,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用自己的鲜血助燃了武昌起义的烈火。为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1927年当时民国湖北省政府拨款修建一栋四合院式的“彭烈士祠”,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放火烧毁。抗战胜利后,地方政府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后因年久失修严重损毁。
现彭楚藩烈士馆是1975年在原祠附近再度修建,1979年正式建成,为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面积240平方米,内设革命烈士彭楚藩专题展。该馆入选第一批“湖北省革命文物名录”,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容区段店镇树木葱茏、松柏滴翠的山坡上,埋葬着一代革命先驱刘伯垂,不远处红瓦白墙的建筑就是刘伯垂纪念馆。
刘伯垂1887年出生于段店镇刘弄村,作为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人,他先后发展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人,也是武汉支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
纪念馆内陈列着有关最早共产党人的资料,大门两旁还有董必武在刘弄村避难的故事。电影《董必武》就曾在刘弄村刘伯垂故居遗址取景。
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追寻着鄂州深厚的红色记忆,在游历山水、观赏美景的同时,让每一位鄂州儿女都能深入了解鄂州的革命历史,深切学习并传承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通过这样独特的方式,培育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迈向新的征程,共同谱写鄂州发展的新篇章。
吴兆麟(1882—1942),鄂州葛店人。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担任临时总指挥。后督修樊口大堤等水利工程,捐资修建武昌首义公园。1938 年日军侵占武汉,要他出任伪军和伪政府高官,他不为所动,保持了民族气节。
吴兆麟纪念馆建于 1998 年,坐落于洋澜湖的北岸,占地面积约 3000 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为两层,为红顶白墙三层欧式仿古建筑,呈“丁”字形,造型典雅。纪念馆正中悬挂着辛亥革命十八星军旗,馆内展品丰富。一楼为名人真迹殿,收集了康有为、居正、程思远等人为吴兆麟题词的真迹二百余幅。二楼是吴兆麟将军生平事迹展览,分为“投身行伍,密结团体”“受命指挥,立功首义”“运筹军政,抗击清军”“功成身退,为民兴利”“高功亮节,后世敬仰”五个部分,用图片、实物把将军功勋卓著、为民兴利、胸怀坦荡的一生展现在大家面前。
贺龙军部旧址亦称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是贺龙元帅参加北伐时在鄂州驻军的指挥部所在地,是省级、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位于鄂州城区大北门正街,建筑面积 700 平方米。分前后两栋,前栋是当年警卫、后勤人员居所,后栋是贺龙当年的办公室、卧室及军部机关办公场所。该旧址是大革命时期鄂城工农革命运动的历史见证。
2016年3月22日,旧址按照纪念馆标准建成开放,推出红色主题陈列,讲述了贺龙从桑植举义到南昌起义这一时期重要的革命活动,再现贺龙在鄂州的革命历史,成为鄂州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
鄂城区沙窝乡的保团村,也是一个留下动人故事和抗战历史的红色村庄。
保团村地处鄂南抗日根据地——麻羊垴遗址腹地,当年英雄的保团人民与新四军一道,为创建和保卫以麻羊垴为中心的鄂大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其中的麻羊垴保卫战正是鄂南抗战光辉的一页。
位于保团村村委会旁的鄂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纪念馆,是当地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该馆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共收集史料图片23幅、战时文物17件,建设战斗雕塑1座。
展览分为抗战热土、麻羊烽火、薪火相传三个篇章。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可以了解到鄂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史,新四军和麻羊垴革命群众的军民鱼水情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故事。
瞻仰革命先烈 铭记历史荣光
鄂州,这片红色热土,见证了无数英雄儿女的英勇奋斗。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载史册。让我们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不朽精神,让鄂州的红色历史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沙窝乡保团村现有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多处,旧址修复多处,新建鄂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纪念馆一座。在保团村村委会旁,矗立着一座青砖白墙的素雅建筑,这就是新修建的鄂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纪念馆。
馆内史料陈列区分为抗战热土、麻羊烽火、薪火相传三个板块,共收集史料图片23幅、战时文物 17件,建设战斗雕塑1 座,配有现代化音影设备 2套,全面展现鄂南抗日根据地的红色历史故事。
鄂州烈士纪念园位于华容区学府路,主要包含鄂州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展列馆等单体建筑。烈士纪念碑总高26.9米,基座边长26m,碑底边长9m,寓意1926年9月成立中共鄂城特别支部委员会;碑身融入脊背设计,体现楚风建筑元素。100盏埋地灯折射出五星光芒,寓意着建党100年的辉煌之路,也寓意着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星光大道。
纪念碑底座下层南侧浮雕为《夏家榜烈士事件》,北侧浮雕为《“八一”边境暴动》,西侧浮雕为《贺龙军次鄂城》,东侧浮雕为《解放鄂城》。该园区是人们瞻仰革命先烈、弘扬红色传统的纪念场所和承载鄂州先烈光辉历史的“红色基因库”。
张家楼房原称张家炉坊,始建于清代,初为私塾学堂,后为作坊,现面积为130平方米。1944年—1946年,鄂南抗日指挥机关、鄂东军分区司令部、十四旅旅部曾驻此,建立了以梁子岛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领导了鄂南抗日游击战争。
如果信念有颜色
那一定是中国红
金秋十月
红色旅游正当时
这个国庆
奔赴一场“红色之约”
感悟这片热土上的红色历史
来源:综合自鄂州市融媒体中心、华容融媒、文旅鄂州等
发布于:北京市